在国产高端复刻腕表领域,每一次核心机芯的革新都足以引发行业震动。2025 年初,APS 厂推出的 26240 腕表凭借搭载的上海 4401 一体机芯,迅速成为市场焦点 —— 这款被称为 “业内首款国产飞返计时机芯” 的作品,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国产计时款腕表依赖 7750 机芯的局面,更重现了当年丹东 4130 机芯熊猫迪 “先外后内” 的市场热度。从国外 12 月下旬率先出货,到国内市场春节后才逐步放量,APS 厂 26240 的 “稀缺性” 与 “技术突破性” 双重标签,让它从亮相之初就自带话题属性。本文将从机芯、盘面、表壳表带三大核心维度,结合实际使用场景与行业对比,对 APS 厂 26240 进行全面拆解评测,剖析其究竟是 “国产复刻的新标杆”,还是 “噱头大于实力的过渡产品”。

一、核心亮点:上海 4401 飞返计时机芯的革新与细节
对于 APS 厂 26240 而言,“上海 4401 机芯” 是绝对的灵魂。在这款机芯面世前,国产复刻市场的 AP 计时款几乎清一色采用 “7750 改甲板” 方案 —— 这类机芯虽能实现基础计时功能,但结构上与原版差距较大,且无法还原飞返计时这一核心复杂功能。而上海 4401 机芯的出现,首次以 “一体机芯” 形态实现了飞返计时的国产化,这也是它被业内寄予厚望的根本原因。

1. 飞返计时功能:操作逻辑与原版一致,打破 7750 技术桎梏
飞返计时(Flyback Chronograph)的核心优势在于 “无需暂停即可复位”,这一功能在原版高端计时腕表中是标志性配置,却长期是国产复刻的 “技术盲区”。此前无论是 7750 机芯,还是后来的丹东 4130 机芯,都需要先按暂停键、再按复位键才能完成计时归零,操作步骤繁琐且不符合原版体验。
上海 4401 机芯则完全还原了这一核心功能:按下顶部按键启动计时后,无需暂停,直接按下底部按键即可让大秒针瞬间归零并重新开始计时;若先按顶部按键暂停,再按底部按键则会保持归零状态。这种操作逻辑与瑞士原版 4401 机芯完全一致,实测中按键反馈清晰,归零动作干脆,没有出现卡顿或延迟现象。对比同价位采用 7750 机芯的复刻表,APS 厂 26240 在功能体验上的优势堪称 “代际级”—— 尤其对于追求 “功能真实性” 的玩家而言,飞返计时的实现让这款表摆脱了 “形似神不似” 的尴尬。

2. 机芯外观:打磨用心但细节有瑕疵,开模水准属国产上游
将 APS 厂 26240 的底盖打开,上海 4401 机芯的全貌直观呈现。从整体做工来看,这款机芯的开模精度在国产复刻领域处于上游水平,尤其在甲板处理上展现了难得的 “精致感”:
- 打磨工艺:机芯甲板采用 “电镀 + 拉丝 + 抛光” 三重处理,在灯光下能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反光效果,这种类似瑞士原版 3135、3235 机芯的视觉质感,在国产开模机芯中极为少见。主夹板下方的鱼鳞纹、日内瓦纹打磨清晰可见,纹路均匀且边缘规整,没有出现 “毛边” 或 “深浅不一” 的情况;自动陀边缘做了抛光处理,转动时顺滑无卡顿,与夹板的衔接处缝隙均匀。
- 标识与刻字:在摆轮侧方可以清晰看到 “4401” 的机芯型号刻字,避震器下方隐藏着卡度调节结构(这也是国产机芯的常见设计)。不过刻字细节仍有提升空间 —— 在微距镜头下,刻字的边缘略显粗糙,字体粗细与瑞士原版相比稍显厚重,且颜色偏黄金色,与原版偏玫红色的刻字存在视觉差异。
- 结构特点:作为 “一体机芯”,上海 4401 的所有零件均为独立开模,而非基于现有机芯改造,这一点从齿轮组的运作状态就能看出 —— 机芯启动后,甲板下方的齿轮均能正常联动,不存在 7750 改甲板机芯 “齿轮空转” 的问题。不过与丹东 4130 机芯相比,上海 4401 的零件更薄,这虽然让机芯整体更贴合原版的纤薄感,但也对材料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3. 稳定性与耐用度:短期表现合格,长期需时间检验
机芯的 “可靠性” 是玩家最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,而上海 4401 作为 2025 年初才推出的新机芯,其长期稳定性仍需市场验证。从短期实测与行业反馈来看,这款机芯的表现呈现 “优缺点分明” 的特点:
- 优势:相较于 7750 机芯,上海 4401 的耐用度略有提升。一方面,一体机芯的结构更稳定,减少了 “改甲板” 带来的零件适配问题;另一方面,飞返计时功能的实现无需额外加装复杂组件,降低了机械故障的概率。实测中,连续启动 / 复位计时 50 次后,机芯仍能保持精准运转,没有出现 “滑针”(计时针卡顿)的现象(注:瑞士原版 4401 机芯存在滑针通病,国产版本目前暂未发现类似问题)。
- 短板:首先,机芯采用 “隐藏式卡度” 设计,而非原版的无卡度调节 —— 摆轮上没有配备微调砝码,若后续需要调校走时,需拆开底盖后拧下 8 枚螺丝,对齐位置后才能调整,操作难度远高于丹东 4130 或劳系机芯(后者拧开底盖即可直接调节)。其次,受成本制约,国产材料的精密度仍不及进口,薄型零件的抗磨损能力可能较弱,长期高频使用后是否会出现 “零件变形” 或 “精度下降”,还需 1-2 年的市场反馈才能判断。此外,机芯零件数量比 4130、7750 更多,若后续出现故障,维修难度和配件成本也会相应增加。

二、盘面工艺:黑色款零色差,品控细节待优化
如果说机芯是 APS 厂 26240 的 “里子”,那么盘面就是它的 “面子”。作为复刻表的核心视觉载体,盘面的还原度直接影响整体观感,而 APS 厂凭借多年制作 AP 系列的经验,在盘面工艺上展现了成熟的把控能力,但仍存在部分品控问题。
1. 盘面纹理与配色:黑色款最稳妥,CD 纹与放射纹还原到位
APS 厂 26240 的盘面采用 AP 经典的 “格子纹 + 小盘” 设计,不同配色的表现差异较大:
- 黑色盘面:堪称 “零色差” 的代表。黑色作为最容易把控的颜色,在 APS 厂的调校下,无论是底色的深浅,还是格子纹的间距,都与原版高度一致。盘面的格子纹纹路清晰,没有出现 “断线” 或 “歪斜” 的情况,在自然光下与原版对比,几乎看不出差异;小盘(3 点位 30 分钟计时盘、9 点位小秒盘)采用 CD 纹设计,纹路细腻且反光均匀,12 点位的品牌 logo 采用立体浮雕工艺,边缘切割锐利,立体感十足,远超同价位采用 “印刷 logo” 的复刻表。
- 其他配色(如白色、蓝色):白色盘面的整体表现也较为稳定,格子纹与黑色款同样精细,但部分批次存在 “数字偏位” 的问题 —— 例如 12 点位、6 点位的数字没有完全居中,偏移幅度约 0.5mm,虽然不仔细观察难以发现,但对于追求极致细节的玩家而言,仍是瑕疵。蓝色盘面则存在轻微的 “色差”,底色偏浅蓝,与原版的 “深海蓝” 相比稍显明亮,不过这一差异在日常佩戴中并不明显。

2. 指针与日历:中轴实心设计加分,指针切割痕迹属正常现象
指针作为盘面的 “点睛之笔”,其工艺细节同样关键:
- 指针材质与切割:APS 厂 26240 的指针采用金属材质,侧方可以看到清晰的切割痕迹 —— 这一点与原版完全一致,属于正常工艺现象,而非品控问题。指针的夜光涂层厚度均匀,夜间发光效果柔和,没有出现 “漏涂” 或 “溢胶” 的情况,发光时长与原版接近,满足日常夜间读时需求。
- 中轴与日历:日历窗口位于 4-5 点位之间,采用 “实心中轴” 设计,这是 APS 厂的加分项 —— 部分低端复刻表为节省成本,会采用 “空心中轴”,视觉上显得廉价,而实心中轴则提升了整体的精致感。日历数字的字体与原版一致,印刷清晰,没有出现 “歪扭” 或 “模糊” 的情况,跳转时间在午夜 12 点前后 10 分钟内,符合正常腕表的标准。
3. 品控问题:部分批次存在偏位,筛选需谨慎
从市场反馈来看,APS 厂 26240 的盘面品控并非 “一刀切”,部分批次存在细节瑕疵:除了前文提到的白色盘面数字偏位,还有少数黑色盘面存在 “格子纹深浅不均” 的问题 —— 主要集中在盘面边缘区域,可能是由于印刷时压力不均导致。此外,个别表款的小盘放射纹存在 “反光不均” 的情况,在强光下会出现局部亮度差异。这些问题虽然不影响日常佩戴,但也反映出 APS 厂在批量生产时的品控稳定性仍需提升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建议在购买时优先选择黑色款,并仔细检查盘面数字是否居中、纹路是否均匀,避免踩坑。
三、表壳与表带:代工厂实力在线,打磨细腻度属业内一流
除了机芯和盘面,表壳与表带作为 “接触皮肤” 的部分,其材质、打磨和佩戴感同样重要。APS 厂为 26240 选择了业内知名的代工厂,在表壳工艺和表带质感上展现了高水准,成为这款表的 “加分项”。
1. 表壳材质与打磨:316L 钢质感出色,倒角抛光均匀
APS 厂 26240 的表壳采用复刻表常用的 316L 不锈钢材质,经过 “拉丝 + 抛光” 双重处理:
- 表壳侧面:采用抛光工艺,表面光滑如镜,没有出现 “划痕” 或 “麻点”,与原版的镜面效果接近;表耳部分则采用拉丝工艺,纹路细腻且方向一致,与侧面的抛光形成鲜明对比,提升了整体的层次感。
- 倒角处理:表壳的边角(如表耳边缘、表圈内侧)做了倒角抛光,边缘圆润不刮手,实测中佩戴时不会对手腕造成压迫感,舒适度远超部分 “锋利边角” 的低端复刻表。
- 尺寸与厚度:表壳直径为 42mm,厚度约 13mm,与原版一致,适合大多数男性手腕(手腕周长 16-20cm 均可轻松驾驭)。表圈采用固定设计,没有刻度,仅做了抛光处理,简洁大方,符合 AP 经典款的设计语言。

2. 表带与表扣:皮质细腻,扣合顺畅
APS 厂 26240 配备的是皮质表带,从实际体验来看,其质感在国产复刻表中属于 “第一梯队”:
- 表带材质:表带采用头层牛皮,表面纹理清晰,触感柔软,上手后无需 “磨合” 即可贴合手腕,不会出现 “僵硬” 或 “硌手” 的情况。表带内侧做了防滑处理,佩戴时不易滑动,即使在运动时也能保持稳定。
- 缝线与针扣:表带的缝线采用双线缝制,针脚均匀,没有出现 “跳线” 或 “线头” 的问题;针扣采用不锈钢材质,表面做了抛光处理,刻有品牌标识,扣合时反馈清晰,松紧度适中,不会出现 “松脱” 或 “过紧” 的情况。
- 佩戴感:表带的厚度约 3mm,重量较轻,搭配 42mm 的表壳,整体佩戴重量约 120g,属于 “轻盈型” 腕表,日常佩戴 8 小时也不会感到手腕疲劳,适合通勤、休闲等多种场景。
四、市场定位与选购建议:机芯爱好者优先,追求稳定性可观望
综合来看,APS 厂 26240 是一款 “优缺点分明” 的复刻表:它以国产首款飞返计时机芯为核心卖点,打破了技术垄断,在功能还原和机芯打磨上展现了国产复刻的进步;但同时,新机芯的长期稳定性未知、部分批次品控有瑕疵等问题,也让它并非 “完美选择”。那么,这款表究竟适合哪些玩家?又该如何选购?
1. 适合人群:飞返功能爱好者、机芯收藏玩家
- 追求飞返计时体验的玩家:如果你一直想体验飞返计时功能,却因原版高昂的价格望而却步,那么 APS 厂 26240 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—— 它不仅实现了飞返功能的真实操作,还在机芯外观上做了细致还原,远超 7750 改甲板机芯的体验。
- 国产机芯收藏者:上海 4401 机芯作为国产首款飞返一体机芯,具有一定的 “行业里程碑” 意义,对于收藏国产机芯的玩家而言,APS 厂 26240 是不可错过的 “标本级” 产品。
- 日常佩戴需求为主的玩家:若你仅需要一款 “颜值高、佩戴舒适” 的 AP 复刻表,且对机芯功能没有过高要求,那么黑色款 APS 厂 26240 也是不错的选择 —— 其盘面零色差、表带细腻,日常佩戴足以应对各种场景。
2. 慎选人群:追求极致稳定性、预算有限的玩家
- 追求长期稳定性的玩家:由于上海 4401 机芯推出时间较短,长期耐用度仍需验证,若你希望腕表 “省心耐用”,且不想承担后续维修风险,那么丹东 4130 机芯的表款(如熊猫迪)可能更合适 ——4130 机芯经过多年市场检验,稳定性已得到认可。
- 预算有限的玩家:APS 厂 26240 的价格比同品牌采用 7750 机芯的表款高出约 30%,若你对飞返功能没有需求,仅追求基础计时,那么 7750 机芯的表款性价比更高。
3. 选购技巧:优先黑色款,仔细检查品控
- 配色选择:优先选择黑色盘面 —— 无论是色差控制,还是品控稳定性,黑色款都是表现最好的,几乎没有明显瑕疵;若喜欢白色或蓝色,建议要求商家提供实拍图,确认数字是否居中、色差是否可接受。
- 机芯检查:购买时要求商家提供机芯实拍视频,确认刻字是否清晰、甲板打磨是否均匀,避免买到 “残次品”;若条件允许,可要求测试飞返功能,确保按键反馈正常、归零动作干脆。
- 渠道选择:选择口碑良好的经销商,避免购买到 “组装货” 或 “翻新货”—— 部分不良商家会用 7750 机芯改装后冒充 4401 机芯,需仔细辨别(4401 机芯摆轮侧方有 “4401” 刻字,7750 机芯无此标识)。
五、总结:国产复刻的 “突破之作”,而非 “完美之作”
站在 2025 年国产复刻表的行业视角来看,APS 厂 26240 无疑是一款 “突破之作”—— 它以上海 4401 机芯为核心,首次实现了飞返计时功能的国产化,打破了长期以来 7750 机芯的垄断,为行业提供了 “复杂功能机芯” 的新方向。从实际表现来看,这款表的机芯功能还原到位、黑色盘面零色差、表壳表带打磨细腻,足以满足大多数玩家的需求,尤其对于追求 “功能真实性” 的玩家而言,它的出现填补了市场空白。
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不足:新机芯的长期稳定性仍需时间检验、部分批次存在品控瑕疵、维修难度较高等问题,都让它并非 “完美之作”。不过,这些不足更多是国产复刻表 “发展阶段” 的必然 —— 从 7750 改甲板到 4130 一体机芯,再到如今的 4401 飞返机芯,国产复刻的每一步都伴随着 “试错” 与 “进步”,而 APS 厂 26240 正是这一进程中的 “重要节点”。

对于玩家而言,若你能接受它的不完美,且对飞返计时功能有需求,那么 APS 厂 26240 值得入手;若你更看重 “省心耐用”,则可等待 1-2 年,待机芯稳定性得到市场验证后再考虑。无论如何,APS 厂 26240 的出现,都标志着国产复刻表在核心技术上的又一次进步,而这种进步,终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。
文章出处:https://www.rwb66.com/25058.html,转载请保留版权。